央行進一步指出,截至今年2月底,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降至37.11%。其中,本國銀行對非自用住宅的購屋貸款比率上升,顯示房貸資源配置逐步轉向。央行強調,未來將持續關注銀行落實改善不動產貸款結構的執行情形。

針對房貸利率變化,有理事指出,目前已出現「多戶貸款利率高於單戶貸款」的差別化現象,反映信用資源應優先滿足自住需求,並避免過度流入投資性不動產。此外,房市交易量下滑恐影響家庭裝修支出與營建投資,進而衝擊整體民間消費與投資動能,須留意對實體經濟的後續影響。

另有理事指出,過去4年建商累積大量預售屋,在近年陸續交屋,導致新增房貸需求快速攀升。雖然整體房貸集中度已見下滑趨勢,但調整過程需時,當前民眾對購屋貸款仍有高度需求,然而,銀行資金提供能力受限,加上利率處於相對高檔,未來須關注房貸資金供需是否出現明顯失衡。

有理事補充,34家本國銀行所回報的不動產貸款控管目標皆呈穩步下降趨勢,房價漲幅也明顯放緩。希望房市能實現「軟著陸」,避免房價急跌所帶來的金融風險,因若房價劇烈修正,在銀行不動產放款比重仍偏高的情況下,恐加重金融體系的信用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