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統計,今年以來外資淨流出金額以台灣居冠,達182.5億美元,印度與南韓分別為140.1億與85.3億美元。若以近一週來看,南韓外資流出最多,達44.4億美元,台灣緊追其後為8.1億美元,印度則為4.7億美元。資金撤出也反映在股市表現上,上周亞股跌幅最重為越南,達8.1%;其次為泰國跌4.3%,南韓跌3.6%,印度跌2.6%,台灣跌1.4%,菲律賓跌1%。整體而言,川普的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成為壓垮亞洲股市的主要因素,其中泰國與台灣今年跌幅最重,分別下跌19.46%與16.42%。
中國信託投信指出,投資人對政策前景的不確定性產生恐慌心理,促使資金快速撤出亞洲市場。各國現階段雖傾向與美國重啟談判,但在協議達成前,經濟下行風險與市場波動仍難避免。隨著美國財報周展開,包含摩根大通、摩根史丹利、富國銀行等重量級銀行將公布財報,投資人將密切觀察其對經濟與消費動能的預測,作為未來投資判斷依據。
儘管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尚未完全解除,但市場預期若多國願意與美談判,後續情勢可能逐步緩和。企業或將調降全年財測,惟下半年不排除出現優於預期的表現,投資人應審慎應對後續變化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上周宣布對越南商品課徵46%對等關稅,導致越股大跌,但越南政府迅速回應,總書記蘇林與川普通話,願與美國進行談判並降稅至零。川普稱雙方「談話富有成效」,未來也計畫訪越,雙方均表示將推動雙邊協議簽署。
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,儘管短期市場觀望情緒濃厚,若美越談判順利,勢將有助越南股市回穩。越南基本面仍具吸引力,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6.93%,創2020年來新高,服務業與工業建築業表現亮眼,若成功降低關稅衝擊,越股有望重獲資金青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