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調查,49%的執行長認為數位科技與永續發展等快速變動的趨勢,以及日益升高的地緣政治緊張,讓決策更具挑戰性。然而,有57%的受訪CEO表示,有信心透過轉型策略預見創新後的商業模式。

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表示:「適應力是企業在多變環境中的關鍵優勢,轉型策略能將破壞轉化為成長機會,併購將是其中的關鍵催化劑。」她指出,有信心的執行長更願意採取長期轉型策略,專注宏觀經濟與技術變化,提升客戶與員工參與度,進一步創造永續價值。

調查發現,CEO普遍認為企業成長的驅動力來自明確的策略願景與對人才的投資。85%執行長認為,解決能力落差並在技術與人才間取得平衡,是未來一年的關鍵。然而,42%CEO也坦言,若獲利能力下降,可能不得不裁員,反映企業在人才布局上仍存保守態度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最具信心的CEO中,有60%表示將透過員工與客戶體驗轉型推動企業永續成長;相對地,最缺乏信心的CEO中,有40%仍專注於提高短期營收與獲利。這種對比凸顯出執行長們對長期投資與短期收益的不同取捨。

在併購方面,2025年併購意願大幅反彈至56%,為近兩年新高,顯示企業對交易活動興趣回升。高達96%的CEO計劃在未來一年內進行交易,60%預期將出現逾百億美元的大型交易。具體交易類型包括與第三方合資或策略聯盟(62%)、併購(56%)以及撤資或IPO(48%)。

此外,2024年已有不少企業出售非核心資產以聚焦主業,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。預料2025年將有更多私募股權投資人積極參與,收購已出售的優質資產,成為另一波成長加速器。

在評估收購標的時,企業最重視的三項關鍵包括:強化產品與流程創新(51%)、提升客戶參與度與留存率(44%)、以及提升員工敬業度與留任率(41%)。從投資熱點國家來看,美國、加拿大、德國、墨西哥與英國列居前五;而從產業別來看,房地產、科技與消費品為前三大目標。

何淑芬指出,此次CEO信心指數最高的五大市場中,亞洲的日本、南韓與印度皆名列其中,展現亞太企業對轉型成長的高度樂觀態度。她補充:「許多台灣企業也逐漸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,並透過併購歐美企業貼近國際客戶、開拓市場。」

何淑芬建議企業應採取五大思維:

一、將轉型視為核心能力,打造敏捷文化。

二、以人為本,重視員工再培訓與心理安全。

三、著眼長期價值,優先技術與營運韌性。

四、完善風險管理,面對地緣與法規挑戰。

五、運用併購加速轉型,擴展新技術與市場,提升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