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金河認為,這場全球關稅戰裡只有美、中兩大主角,「其他都是陪榜,甚至是可以商量的」。他指出,美國面對中國的反擊,首當其衝的是在中國擁有廣大市場的Apple,Nike等知名品牌產品。

而中國在2005年後,順差首度超過1000億美元,此後便搖身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,也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,甚至從2017年起開始向美國叫板,且其他「中國加一」的國家全遭重稅伺候,包括亞洲的柬埔寨、寮國、緬甸,只要和中國的依存度愈高都難逃重稅,包括非洲的南非、賴索托、馬達加斯加、波扎那也是重稅,讓謝金河認為:「這次川普揮大刀,當然是衝著中國來的」、「川普幾乎是天羅地網地要把中國洗產地的國家一網打盡」。

反觀台灣,謝金河也批評,行政院長卓榮泰率內閣團隊提出的880億補貼方案,並未切到問題核心。他認為,於今台灣應儘速釐清哪些產業對美國有高的關稅壁壘?並具體提出改善措施,及擬定平衡貿易逆差的擴大對美國採購方案,著手赴美談判。

謝金河也悲觀表示,台灣產業在中國的霸凌下很少能享低關稅優惠,現在才發現到哪設廠都躲不過關稅大刀。

謝金河推斷,美國掀起關稅戰激起的全球連漪及後續引發的效應,恐怕不會是像川普所言:「手術完成,股市會大漲!」,他認為,恐怕沒那麼樂觀,因為川普這次大刀亂砍,對給助力的盟友也未手下留情,而中國已非1985年的「吳下阿蒙」,隨著川普的大刀砍下,中國當然也有能力「以牙還牙」,「這場風暴尚在激盪中,震央尚未結束!」

網友對此則表示,「台灣送上台積電,結果連叫板都不能叫」,認為川普向來是一個得寸進尺的生意人,「一但答應太多,他就會要求更多。你不答應,他就直接報復,直到你妥協為止,其作為接近獨裁者」,也有人認為這樣的報復,形同是「兩個人的權力欲望如同吸古柯鹼,越吸越上癮而無法自拔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