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彭博統計,恒生科技指數截至上周五(2/14)止,指數已突破前波高點5386.48點,2/18繼續創高,收在5639.05點,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主要連結香港恒生科技指數,基金淨值近來也一路水漲船高,截至2/14止,基金淨值6.15元,創下近6個月以來新高,根據CMoney統計,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近1個月績效表現強漲23.49%,排名竄升至同類型大中華基金績效冠軍。
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經理人詹佳峯表示,恒生科技指數近來指數表現強勢,主要來自中國DeepSeek崛起,除平價化優勢打敗ChatGPT算力迷思外,DeepSeek開源模式更加速未來AI應用普及、加快邊緣及終端AI裝置落地進程,帶動陸港科網股重啟價值重估行情,加上習近平近來會晤民營企業,不少受邀對象皆為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企業領導人,增添更多官方及政策利多意涵。

詹佳峯強調,DeepSeek出現,有助於吸引全球資金2025年重新聚焦在中國科技產業,尤其是長期處於價值窪地的陸港科網股,包括雲產業鏈斗SaaS軟件股,例如金蝶國際(268 HK)、金山軟件(3888 HK),還有IaaS基礎設施股,包括阿里巴巴(09988 HK)、騰訊(00700 HK)、百度(09888 HK)等,都是直接受惠板塊。
另外,外資目前一改去年中性看法,近期開始釋出看好中國資產消息,以摩根大通來說,強調中國科技股受惠於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,中國科技股近期漲勢將較去年漲勢更有持續性,因為DeepSeek可能顛覆中國科技基本面發展,預估中國科技股基本面轉型,所帶來的股價重估行情,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期間。
展望3月港股後市,詹佳峯分析,中國科網龍頭股擁AI趨勢題材,加上目前本益比被市場嚴重低估,未來深具估值修復價值,將有助於吸引外資主被動資金回補中國,加上中國兩會前夕,習近平會晤民營企業,有助內地北水南下,政策利多為陸港股市帶來估值重啟開端,恒生科技指數成為2025年陸港股市大顯身手首選,自然持續吸引資金買盤持續簇擁。
詹佳峯建議,投資人2025年看好陸港科技股中長期投資前景,可以透過恒生科技指數基金作中長期持有,或採定期定額方式佈局,是最直接掌握中國新一波科技新牛勢起漲的最佳指數型投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