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察今年以來新掛牌上市的ETF有: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(00971)、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(00972)、台新特選BBB債 (00980B)、中信NASDAQ(009800)以及中信美國創新科技ETF(009801),除了一檔日本主題、一檔全球債主題ETF外,剩餘三檔都是投資美股為主。
進一步根據最新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,上周海外ETF受益人數增幅最多的,幾乎也都是聚焦美股S&P 500指數、費城半導體指數,以及Nasdaq 100指數的市值型ETF,另外也有部分是投資加密貨幣、電動車的主題型ETF,顯見美股是近期最受投資人青睞的市場。
中國信託投信表示,近期儘管川普關稅政策為資本市場帶來波動,但大型科技公司陸續公布財報,其中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(CSP)已宣布資本支出持續上升,平均年增63%,顯示對AI未來發展的強大信心。另根據摩根士丹利預估,2025四大CSP業者今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3150億美元,明年可望突破3670億美元;並認為那些最能有效轉化資本投入為回報的企業,未來股價表現將可望優於大盤。
除了AI領域,自駕車與機器人領域,也是下一個可望快速蓬勃發展的產業。川普日前宣布擬放寬對自動駕駛車輛在美國上路的監管門檻,以利實現自駕計程車(Robotaxi)規模化部署;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CES上也宣布和豐田(TOYOTA)合作,強調無人駕駛計程車將成首個上兆美元的機器人應用,凸顯AI發展的應用端已逐漸成熟並加速發展,與AI、自駕車及機器人相關的科技業可望受惠。
中國信託投信表示,年初橫空出世的DeepSeek雖一度引發科技股劇烈震盪,但DeepSeek的出現其實提供了更友善的科技成長環境,改善企業運作成本,降低各國導入AI的門檻,對科技股而言是長線利多。
觀察美股近期走勢,以科技股為主的Nasdaq指數重回2萬點大關,而輝達亦已幾乎回補DeepSeek引發的大跌缺口,投資人可以考慮以追蹤美國科技股的市值型ETF為主要核心部位如009800,或是聚焦科技成長股的009801,長期配置。若擔心股市波動,可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分批佈局,掌握美股投資機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