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孤子」接班挺過50年風雨
粟明德用台語「孤子」來形容自己接班時的嚴峻。他表示,新光鋼草創時期是父親粟照輝和創業伙伴所創立,「我父親在我當兵的時候就過世了,所以我退伍回來第3天開始接手,那時大家都不看好,就只剩我一個孤子」, 父親一手創辦的新光鋼嚴重虧損、資本額近乎歸零,經營團隊四散奔逃,搖搖欲墜的家業,當時又接連遇到經濟不景氣、能源危機之後的泡沫化及產業蕭條,還有好幾次的政治變局,剛開始接手經營真的遇到很多困難,也改組過。
新光鋼明年剛好是創立60週年,而粟明德擔任新光鋼董事長,明年也正好滿50年。粟明德說,以勞基法25年的年資即可退休來看,「我做了50年就是兩個勞基法,我可以退休兩次啦!」 他屈指一數,截至今年49年董座人生,包括1995潤八月、SARS、金融海嘯、金融危機、新冠疫情等,「我幾乎什麼都遇到了,如果氣餒,早就沒辦法坐在這裡講話了,早早退休比較快!」
「樂觀進取,知難而進」
粟明德說,他的人生座右銘就是「樂觀進取,知難而進」,他自謙地說, 因為自己學的不多,「那時候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,如果是自己去做就手軟了啊(台語),最開始就是要樂觀進取、知難而進」,公司在過程中逐漸擴大,讓他了解終身學習的重要性,因此期許自己「終身學習,身體力行」,早年他在政大公企中心學習,也在台大專業經理人班讀書,「我是最早去,退伍後就去讀經理人班,以前那個年代都還沒有EMBA。」
粟明德也將自身不斷學習的精神,同時在新光鋼推動學習型組織、整合價值鏈,他認為公司不是一個人做的起來,而是要率領團隊、厚植實力,所以當時公司的口號是:率領團隊、協同合作、厚植實力、與時俱進,面對時代不斷地變化, 團隊也要精進,「年輕人進來公司不是靠著大學畢業文憑,就這樣混飯吃,混一輩子也不可能,要不斷學習,現在社會環境變化太多了。」
他表示以前是個人學習,現在變成團隊學習,學習型組織就是這樣來的,新光鋼到現在還是會請顧問來教導指導,配合時代潮流以及主管機關政策要求,就這樣一直進步向前。
粟明德回憶當時剛接手時,新光鋼約有2000坪廠地,現在至少超過13萬坪廠地,於全台設置7至8家工廠,這是相當大的成長。他說,當時覺得創業很辛苦,他因創業非常認真,因此得到創業楷模獎,另也得到中小企業國家磐石獎,「我去上課,老師有說政府有節稅,我們要誠實納稅不要逃漏稅,我也誠實納稅,竟然這樣,我也得到了全國優良商人誠實納稅獎,繳稅也算是繳了不少。」
改變模式突破瓶頸 轉型全方位鋼鐵通路商
粟明德引用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註解,無論任何模式,都不能一直用同一套思維走下去,在某個時間都會遇到瓶頸,必須面對現實,再做出調整, 「贏的方程式不會永遠不變」,在不管用的時候,就是要改變方法重新再出發,也就是再成功都要成長,新光鋼一直都這樣執行。
他分享說,因為早期新光鋼是鋼鐵的小裁剪業,不是直接採購,雖賺不了多少錢,但能源危機後因物價波動,之後又發生經濟泡沬化,泡沫化後就是物價下跌導致虧損,經歷過幾次危機,新光鋼於是改成大盤商,向中鋼直接採購。
他當董事長之後,直接向中鋼採購,掌握貨源,得到中鋼長期支持,變成物聯及裁剪中心,發展成鋼鐵業多鋼種的綜合供應商,「綜合供應商只在北部是不夠的,因此我又在彰濱買場地」,本來在中壢,往觀音工業區去,後又往中部彰濱發展,同時在台南及高雄都有工廠,從事通路及裁剪供應給下游客戶,新光鋼經過不斷轉型,如今變成是全方位鋼鐵通路廠商,進行鋼製品裁剪與供料,產品包含鋼板、熱軋產品、冷軋產品、不鏽鋼與特殊鋼,廣泛應用於建築、公共建設、生活家具、汽車組件、電腦零件與工具機等,他表示這是很重要的轉型。
近年來,新光鋼再從鋼材供應切入綠能事業,目前提供離岸風電水下基樁、太陽光電支撐架及多項公共工程標案,投入太陽光電廠建置、營運,營收相較於其他鋼鐵廠穩健且靈活。
觀察獨到的粟明德,在轉型過程中也發現,同業競爭激烈 ,這些經營模式很快被同業模仿,難免變成沒有獲利,所以學習型組織就是調整商業模式,培養整個團隊配合政府觀念改變及政策變化,政府講台商回流、太陽光電、離岸風電、公共工程的前瞻建設,「我們做這些,接了不少的單子」,預期明年第一季就可接到離岸風電3-1部分訂單,明年底3-2也會開始下單,政府公共工程前瞻建設則接到台電通霄火力發電廠案子,工廠都在如火如荼趕工中。
「現在看起來鋼鐵業不景氣,但其實我們的通霄火力發電廠的工地,都還要加夜班,大家輪流上陣,後面2年半時間都是滿手訂單。」他分析說,以前新光鋼只是單純的裁剪買賣,獲利比較不穩定,所以幾十年來的經營,也偶有2至3年呈現小虧損。」脫胎換骨後的新光鋼, 發展高質化商品呈現產品差異化,研發壽命長達40年耐腐蝕性產品,比一般產品壽命多兩倍以上,現在再也不會遇到不景氣就虧損,只是利潤獲利稍微少一點。
高質化求生存 差異化走出新路
對於2025年的鋼鐵景氣,粟明德表示,鋼鐵業景氣還是沒有完全恢復,全世界產能過剩,後面短時間內不見得看得到非常好的正面成長或價格上調變化,「鋼鐵業的景氣,不是好不好的問題,而是產能過剩」,一方面是中國因推動建設產能開很多,現在建設達到一個階段性任務又遇亂流導致需求降低,多餘的產量外銷,從以前5000萬噸到6000萬噸外銷,今年變成1.1億萬噸到1.2億萬噸外銷,幾千萬噸產量丟出來當然會影響週邊鋼鐵業及價格。
他預期,鋼價不會快速回升,中國及東南亞的產能要下降也很難,「鋼鐵業的利潤很微薄,賺幾毛錢或3至5元其實是很辛苦,不像電子業可以賺幾10元甚至30或50元」,他建議鋼鐵製造業的經營模式要改變,朝高質化發展調整,避免和其他新興國家的一般鋼品做正面競爭,呼籲鋼鐵同業不要互相模仿,應該各做各的差異化,要做創新各走各的路,整個產業才能正面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