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意識到失去爸爸後,蔡祥罹患憂鬱、躁鬱和恐慌症,日子很黑暗,每年生日還會訂下大限歲數,「人生好累,10幾20歲的時候,想要活到25歲就好,28、29歲的人生低潮,只想要活到30歲就好。」她坦言自己不會過生日,因為根本「不想被出生」。

蔡祥難把這份很私密的傷痛向家人傾訴,一方面她體貼媽媽得一個人辛苦賺錢養大她和兩個姊姊,另一方面她和爸爸的感情最深,認為姊姊沒辦法理解,「我爸非常疼我,他也會疼我姊,但是他離開時,我姊都比較大,他們可以面對這個傷痛,我一個人還沒辦法出來,只剩我一個人還在裡面」。

身心狀況最差時,就在升學壓力最大的高中時期,蔡祥就讀台中女中,在校雖能正常社交、面對同學,但沒有任何好朋友,「高中一點回憶都沒有,我沒有辦法融入他們, 我找不到靈魂碰撞的感覺。我一直告訴自己,沒關係一定會有,會在角落遇見,但到畢業還是沒有」。
當時外宿的蔡祥,因為恐慌症沒去補習,一放學就趕緊回家,不想出門也不吃晚餐,躲回只有動物沒有人群的小窩,與飼養的小魚和烏龜靜靜待著。

蔡祥天資聰穎,媽媽盯她的功課最緊,有回媽媽到宿舍看她,母女為了課業的事情大吵一架,蔡祥情緒失控大吼:「我很想死!我一定要去死!」媽媽第一次看女兒崩潰,嚇壞哭著懇求:「妳不要做這種事情好不好?」
回想起來,蔡祥自責又不捨,哽咽落淚,「生病的時候,沒辦法不去想要死這件事」。不過她很爭氣,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台大獸醫系。

上了大學,蔡祥試著和烏雲籠罩的情緒相處,親密的人對她情緒不理解時,也不責怪對方。她透露每年爸爸冥誕,都會去買蛋糕,當時的大學男友不願陪她去,外頭下著雨,她忍著想念爸爸的情緒,趕緊獨自採買,一回到家就放聲大哭,男友無法理解她的心情,以非常不耐煩的口氣吼著:「怎麼又再哭了!」
但蔡祥不覺得男友殘忍,反而同理對方只是不理解她的情緒,「他會覺得我又再哭哭鬧鬧, 又再當不可愛的人。那種痛,你沒有至親離開過是不會理解的。」 獨自堅強令人心疼。

出社會、當了藝人,蔡祥認識不少新朋友,開闊視野,透過宗教、宇宙概念療癒。戲裡的父女關係也讓她得到慰藉,笑說《寶島西米樂》的爸爸尹昭德真的和她的生父很像,「老天真的很剛好,讓我演戲的時候有爸爸。 昭德哥眼睛跟我爸好像,也一樣很幽默、 溫柔,眼睛很大很漂亮」。

尹昭德在戲裡非常疼愛她,有許多情感連結,蔡祥擁有短暫的幸福,即使只是演戲,她很珍惜缺失已久的父愛,「我還會想說,現在可以把昭德哥當成我真正的爸爸嗎?」蔡祥特地寫卡片給尹昭德吐露心聲,尹昭德看完感動得眼眶泛淚,當場給她一個深深的擁抱,提到這,蔡祥再度鼻酸流淚。

蔡祥坦言現在仍持續諮商治療,雖然不知道何時才能停藥,但內心平靜不少,「我現在學會跟負面情緒共處,越活越自在,這是以前沒有體驗到的感覺,想哭就哭,想笑就笑,沒有人會管我、指責我,這樣很舒服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