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查指出,手遊使用率達83.9%穩居第一,與電腦遊戲的差距擴大至近六成;主機遊戲則以24.4%寫下最顯著成長,年增7.2%。18-24歲玩家最常玩手遊(87%),25-34歲玩家對主機遊戲參與度最高(36.4%),18-34歲族群在電腦遊戲也有約四成使用率。MIC分析,手遊與電腦遊戲仍具最大市場潛力,而主機遊戲成長與新主機與新作推出密切相關。

整體付費習慣下降至35.5%,較去年減少約一成。18-34歲玩家付費比例較高、約五成,但「免費優先」風氣更明顯,不少玩家因消費緊縮、娛樂選項多元而減少付費。MIC指出,免費遊戲營收模式已成熟,業者透過廣告、商城、限量道具等強化轉付費機制。

在遊戲預算上,有72.1%玩家每月花費1,000元內,比去年略增;最多為300-500元區間(23.5%),其次為500-1,000元。35-44歲玩家的高額消費最突出,每月花費3,000元以上的比例達10.4%。玩家付費的前五大動機分別為解鎖更多內容、外觀個人化、購買資源工具、限量功能與「希望贏得比賽」,其中「贏比賽」首次躍升至前五名。

遊玩頻率方面,有45.3%玩家每天都玩遊戲,18-34歲更有約五成每天上線。每日遊戲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最多(33.4%),其次是1至2小時(28.2%),整體有75.6%玩家每天遊玩不超過2小時;主要遊戲時段集中於平日晚上(48.2%)與週末晚上(38.3%)。

電競活動也持續受關注,38.3%網友曾參與電競相關活動,但以觀看比賽直播(38.6%)與關注新聞(30.1%)最為普遍。46.8%網友曾購買電競設備,滑鼠鍵盤(51.4%)與耳機(43.6%)最受青睞。

若聚焦手遊市場,有89.2%手遊玩家每天登入,61.7%每天玩1至2款遊戲。前三大遊戲類型為益智解謎(44.9%)、經營模擬(22.8%)與角色扮演(18.7%),其中益智解謎年增8.9%。有70.1%手遊玩家只玩免費遊戲,較去年再增加近一成,付費者每月願付1,000元以上的比例也明顯下降。

主機遊戲則展現高黏著度。玩家持有設備以Switch最普及(69.8%),其次為PlayStation(41%)與Xbox(28.8%)。最受歡迎主題為動作冒險、競技與益智類。近半年有51.4%主機玩家曾付費,25-54歲族群的付費率皆超過五成。主機玩家重視的是「遊戲體驗佳、遊戲特色明確、喜歡畫面設計」,付費金額以每月100-300元為大宗(26.6%),而每月付費超過1,000元者占20.2%。

MIC指出,台灣遊戲市場整體呈現「玩家變多、付費更精算、免費模式更強勢」三大趨勢。手遊仍是最大市場,但主機遊戲需求正加速擴大。未來如何在免費與付費之間設計更精準的轉換機制,將成遊戲業者的重要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