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明錤發文分析,iPhone 17系列在Pro Max、Pro與標準版的第3季總生產量,較iPhone 16同期增加約25%(YoY),出貨時間僅延後一週,顯示這三款機型的預購需求優於去年。需求最強勁的依舊是Pro Max,今年第三季生產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約60%,但出貨等待時間相近。

至於新推出的iPhone Air,開賣首日就有現貨,看似需求不及去年同期的iPhone 16 Plus(當時出貨時間約兩週)。不過,郭明錤提醒,iPhone Air在今年第3季的生產量約為iPhone 16 Plus的3倍(YoY成長200%),且過去沒有類似定位的產品,因此需觀察開賣後一段時間的銷售狀況,才更能客觀評估市場接受度。

郭明錤指出,iPhone 17系列的良好預購表現,有利蘋果第三季財報,但投資人焦點仍集中在明年可能出現的大幅度創新產品,這部分才是對供應鏈股價影響較大的關鍵。

郭明錤也主觀補充,iPhone Air屬於一種「規格表看起來不吸引人,但實際上手可能會驚艷」的產品,推測消費者可能會因為體驗而增加購買動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