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項創新來自蘋果在無障礙技術上的最新佈局,預計將整合於iOS 26、iPadOS 26、macOS等系統中,支援透過腦機介面(BCI)與裝置互動。合作方Synchron所開發的BCI裝置,會經由一項微創的血管內手術,將電極植入大腦運動皮質的血管表面,過程只需透過頸部頸靜脈插入導管即可完成,避免開顱手術的風險。

影片中的示範者Mark Jackson,是少數參與早期臨床試驗的ALS患者之一。他因肌肉活動逐漸受限,原本已難以操作日常電子產品,如今卻能透過腦波精準地開啟App、滑動畫面,甚至完成簡單控制。這段影像不僅展現腦控技術的實際可行性,也傳遞出科技與人道關懷結合的力量。

根據蘋果說明,BCI裝置所擷取的腦電訊號會即時轉譯成具體操作指令,並與iPhone、iPad、Mac及Apple Vision Pro等裝置的使用介面相容,使使用者得以執行滑動、點選、輸入等日常操作。這項技術目前仍在臨床研究階段,開放對象以重度行動障礙者為主,但未來也可能拓展至其他使用情境,成為人機互動的新里程碑。

目前Synchron是少數獲得美國FDA批准,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的腦機介面公司之一。與Elon Musk旗下Neuralink所主推的開腦手術方式不同,Synchron選擇經血管內部署裝置,手術風險與恢復時間都大幅降低。這也讓蘋果能在不提高醫療門檻的情況下,探索腦控技術在主流消費裝置上的應用可能性,進一步拓展其輔助科技的影響力。

Stentrode連接到一個體內發射器(植在胸腔附近),這個發射器會將收集到的腦電訊號透過無線方式傳輸給身旁的裝置(如iPad)。蘋果所設計的BCI HID協定會將這些訊號轉譯成滑鼠點擊、游標移動、鍵盤輸入等具體操作指令。翻攝Synchron YouTube
Stentrode連接到一個體內發射器(植在胸腔附近),這個發射器會將收集到的腦電訊號透過無線方式傳輸給身旁的裝置(如iPad)。蘋果所設計的BCI HID協定會將這些訊號轉譯成滑鼠點擊、游標移動、鍵盤輸入等具體操作指令。翻攝Synchron 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