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足工會指出,自去年12月與立委陳培瑜、人本教育基金會及吹哨者共同出席記者會後,便持續追蹤事件進展。隨著教育部副部長張廖萬堅與學生代表會面達成七點共識,以及師大校方於7月14日正式道歉,事件即將邁入下一階段。工會表示,希望社會給予受害學生更多空間療傷,也提醒外界勿僅止於「釐清事實」,更應深入制度面改善。

台師大爆發女足抽血爭議,女足工會點出大專女足與體育班現況。莊宗達攝
台師大爆發女足抽血爭議,女足工會點出大專女足與體育班現況。莊宗達攝

聲明中首先點出,大專校隊球員在參與木蘭聯賽時缺乏選擇自由。女足工會指出,儘管部分球員以個人身分參賽,但實務上仍被要求加入校隊合作的企業隊,因教練握有畢業條件或推甄權限,學生多半只能「被配合」。一旦聯賽發生不當對待,學生常因球隊非學校直屬,導致申訴無門,陷入制度保護死角。

工會也揭露金流不透明問題,指出不少學生被要求「回繳」津貼或代為「報帳」,而目前教育部與體育署對此未設明確規範。反觀此次事件得以查明,正因部分補助透過國科會匯款,有跡可循。因此,工會呼籲應全面導入「匯款存證」制度,確保金流透明、保障球員應得權益。

針對根源性問題,工會指出體育班制度長年存在權力失衡與申訴無效的問題。即便未來體育部提出「國小廢除體育班」構想,但未觸及制度內部監督與人權保障。工會強調,台灣體育升學體系過度以成績與獎牌為導向,壓抑學生的權利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,導致受害者無法發聲,惡性循環不斷。

聲明最後指出,雖然此次事件源自女足,但同樣困境也存在於其他運動項目與體育科班中。女足工會呼籲,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應在延會期間排入議程,實質監督行政機關回應問題,推動制度改革。工會強調,「若不誠實面對體制問題,下一個受害者只會換個項目與劇本,悲劇終將重演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