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市丹娜絲颱風災區主要在溪北、沿海一帶,據市府統計,截至19日為止,仍有2600多戶房屋屋頂破損待補。
中華戶外探險協會雲豹工作隊13接獲任務,14日凌晨4名大人與1位9歲成員,與高雄市義消特搜大隊便挺進學甲災區,直到20日工作才告一段落。帶隊的宋德威表示,當地民宅多為三合院舊式房屋,因強風吹襲,屋頂被掀掉,損害情況嚴重。
熱門新聞:布袋186戶急需屋頂修繕!義消與民間團體協助加蓋帆布

宋德威說,山訓救難需攀爬、繩結訓練,且不管在各種惡劣天氣仍出行動,因此即使在雨中,仍能展現救援能量,剛開始還不熟練,逐漸培養默契後,1天最多鋪好10戶民宅屋頂,平均每天可搭好7、8間臨時屋頂。救援團隊最年輕的9歲小男童,年紀雖小卻有2年攀登、山域搜索的訓練經驗,繩結已相當熟練,因此在地面協助整理成串繩索。
宋說,許多房屋沒了屋頂不僅難以棲身,連神明廳都遭殃,就算目前有水、有電可用,但要維持基本生活品質也很難,甚至只能窩在屋簷下搭帳棚,依據救災任務分配,以弱勢、高齡、獨居者災民優先協助。

宋德威表示,每綑公發的繩子重約20公斤,三人一組,須先把繩子整理好,拉出需要的長度,再一段一段裁切,再用膠布固定繩頭,最後再將繩子整理成一綑綑後,才能運送至施工地點。勘查人員進入屋內,評估屋樑結構、是否穩固,接著再從屋外找尋安全的攀爬點,再由「攻擊手」爬上屋頂,確認破洞範圍、踩踏可能、評估用多大的帆布後,眾人再齊心協力利用風勢,將帆布避開尖銳的釘子和破瓦片,拉放至定位,最後綁緊東南西北四面向後,再從4個對角線加強緊迫,才算完成施工。
宋德威說,固定帆布不是綁死結,「單漁人結」用來綁帆布,「工程蝴蝶結」用來將繩子固定在地面上,繩子不夠長還要用「單結」串接,用對繩結,才能事半功倍。

連日來,災區湧入大量捐贈帆布,宋德威表示,常見的藍白帆布材質薄弱,不耐曬,若再遇颱風一定破損。「廣告帆布」才夠厚,固定用的孔洞也較密集,至少可撐5年。固定帆布最重要的繩子,捐贈來的繩子多半太細,不然就是尼龍、麻繩等材質,不耐拉扯,風一吹就斷裂。
宋德威不建議民眾自行攀爬,畢竟沒裝備、不懂評估,風險很高,屋頂修繕需繩結、攀爬技巧,上去前務必先評估梁柱、牆面的強度,並配戴安全帽、手套、防滑鞋。最重要的是,至少兩人一組,才不會出了意外來不及搶救、發現。
搜救組長陳佩琪表示,帆布上面其實有勾環,它其實是很容易拉破的,如果會基本的繩結,其實在這個任務上,都蠻容易可以協助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