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暑養生】開運飲食大法 苦瓜、西瓜、綠豆湯一次吃對最補氣!

大暑節氣來臨,楊登嵙老師就分享,天氣悶熱濕重,民間素有「冬吃蘿蔔、夏吃薑」的說法,正是強調此時節的食養關鍵。「大暑」飲食建議以「清為補」,多吃可補氣清暑、健脾養胃的食材,如綠豆、黃瓜、鴨肉、薏米與南瓜等;三款藥粥如蓮子粥、扁豆粥、綠豆粥也十分適合夏季食補。此外,苦瓜、苦蕎麥、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清熱解毒,也能健脾開胃、預防中暑。瓜類食材如西瓜、甜瓜、哈密瓜則能補充水分,緩解焦躁。飲品方面,推薦三大消暑湯品:雞湯增強免疫、冬瓜荷葉湯降血壓、綠豆湯清熱解毒。需注意忌吃油膩、忌喝冰飲、忌一次大量喝水,以免影響腸胃與體溫調節,並避免空腹喝茶導致腸胃不適。

冷氣不要吹太多,容易得空調病。資料照
冷氣不要吹太多,容易得空調病。資料照

【大暑防病】慎防空調病!穿對衣服、避免冷水澡最重要

面對炎熱高溫,大暑節氣的「衣」與「住」養生也不可輕忽。專家提醒,戶外活動切忌長時間曝曬,以免中暑與脫水,應選擇透氣、輕便、具排汗功能的衣物,並搭配帽子遮陽,避免陽光直射頭部。住家方面,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恐引發「空調病」,包括頭暈、鼻塞、皮膚乾癢等症狀,因此室內應適時通風並避免冷氣直吹。洗澡也有禁忌,炎熱之下不可用冷水沖澡,以免寒氣入侵、損傷陽氣,甚至誘發風濕或其他慢性病變,尤其小孩與體虛者更要小心。 

【生活調整】大暑少熬夜、忌劇烈運動 午睡30分鐘最開運

在「行」與「育」方面,大暑期間養生重點是「養氣保精」,切忌熬夜及勞累過度。由於高溫會加速人體氣血流失,應盡量早睡早起,並安排午睡30分鐘,幫助身體恢復精神。身體勞動也需節制,尤其戶外運動要減量、減時、避開正午時段,以免中暑、氣虛甚至昏厥。氣候潮濕悶熱也容易引起情緒不穩與心血管問題,因此養足精神、穩定身心,是此時節不可忽視的日常調養原則。

【心理養生】大暑「心靜自然涼」 靜心去火才是避暑良方

「心靜自然涼」,這句古訓正是大暑節氣養心的訣竅。專家指出,大暑高溫容易引發肝火旺盛,出現心煩氣躁、食慾不振、焦慮急躁等情緒,進而影響睡眠與健康。此時不妨靜坐冥想、聽音樂、散步放空,保持平靜心境,以利情緒安穩與體內調和。民俗上也提醒,越是酷熱,越要戒急躁、除怒氣,讓身體與情緒維持在涼爽舒適的狀態,自然能遠離夏季煩惱與疾病,迎來順利平安的大暑好運。